原標題:《國學十講》第二講:國學與中華文化之魂
主講人:袁濟喜
國學與中華文化有著天然的血脈,是中華文化之魂。中華文化有著人文地理與文化人類學上的深厚根基。中華民族的這種文化傳統(tǒng)是在洪荒年代艱苦卓絕的生存環(huán)境中萌生的,其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意蘊與歷經滄桑而不泯的血脈,植根于這塊黃河長江流淌滋潤的農業(yè)文明大地之上?!兑讉鳌飞险f,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我們民族精神與中華之魂的寫照,也是燃照今天的火炬。在這一講中,我們想著重談談這一話題。
一、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根源
中華民族生存和發(fā)展于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中華疆域東臨太平洋,北靠茫茫戈壁,西瀕高山雪峰與萬里荒漠,西南則聳立著青藏高原。處于這樣一種與外部世界相對隔絕的環(huán)境中,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便自然而然地具有其封閉與獨特的一面,因而它的民族意識是十分強烈的。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五千年一以貫之的文化傳統(tǒng)。
中國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人類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從目前考古學上發(fā)現(xiàn)的中國猿人的一系列遺址上,可以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jù)。不過從文化人類學上直接回溯的,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遺跡。它比較全面地展示了中華民族在母系氏族時期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產方式,此外,還有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
這種生產方式的特點是依賴天時地利來從事農業(yè)生產,同時又是十分原始的,面對的敵人也是空前強大的。從《周易》的內容來看,先民們生活的這一帶天氣變化無常,洪澇旱災時常發(fā)生,它無情地侵襲著人們,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與猛禽野獸襲擊人類。西漢時淮南王劉安招集門客編著的《淮南子·覽冥訓》中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耑民,鷙鳥攫老弱。”這里描繪了一幅可怕的圖景:洪荒年代,地震頻發(fā),山火猛烈,洪水肆虐,猛獸與惡禽撲食人類,人類是多么哀哀無告,然而又是多么艱難地與自然界作斗爭,以爭取生存呵。這種艱苦的勞動與生活條件,造成中華民族比較務實的性格。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曾經說過,中華民族因為生存之不易,故與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重實際,輕玄想。中華文化形態(tài)本質上是世俗文化,樂天知命,生生不息。前幾天,我剛從四川都江堰出差回來,深深感受到當?shù)厝嗣裨诮洑v了汶川大地震后樂觀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情緒與重建家園的堅毅剛健。作為人文學術的國學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意蘊,具有替代宗教的意義與功能。
在遠古洪荒時代艱苦而惡劣的環(huán)境中,先民們依托氏族血緣關系,筑成集體堡壘,以抵抗自然力量的侵害與外族的凌犯?;谏娴男枰?,中華民族很早就懂得了人人相和對于集體生存的重要性?,F(xiàn)在我們言必稱“和諧社會”,其實導源于先民的生存環(huán)境中。孔門弟子說的“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論語·學而》),這里所說的“先王之道”與其說是個別圣人的說教,毋寧說是遠古生民的共識。中華文化之魂就是由這種血親形態(tài)與觀念建構而成的。當時的人被牢固的血緣紐帶聯(lián)結在一起。一切活動都和氏族分不開的。氏族首領由會議民主選舉而產生。他們沒有什么特權。傳說神農親耕,妻親織,與其他氏族成員處于平等的地位。氏族的民主精神也反映在集會方面。氏族成員都有權力參與這種會議。一切重大的事情,如氏族首領的選擇和更換,血族復仇的決定,都在這種會議上解決。生存的艱難,反而鑄成了民風的淳樸,人際的和諧?!肚f子》一書中屢屢出現(xiàn)的對氏族社會風俗之美的贊嘆,是有其歷史依據(jù)的。天人合一與人人相和,是中國人的最早的生存意識與道德。我曾經很早寫過一本書《和:審美理想之維》,其中就談到這方面的問題。
我們探索中華文化之魂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靈魂不死的觀念到了仰韶文化階段趨于成熟。在最早的山頂洞人時期,我國的古人類就已經萌生了靈魂不死的觀念。到了仰韶文化階段,這種觀念就更加明晰了,并且成為普遍的觀念。仰韶文化遺址中的死者墓葬的頭顱方向都朝向同一個方向,象征死者生前同心民德,死后也魂歸一處,決不分離。戰(zhàn)國時著名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的《楚辭·招魂》中有“魂兮歸來,反(返)故居些”的哀辭,《楚辭·九歌》中的終曲是《禮魂》,表達對于魂靈的禮贊??催^香港著名導演鮑方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品的電影《屈原》的人,都會被電影中《禮魂》的舞蹈美侖美奐而嘆賞,“成禮兮盛鼓,傳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與,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這些美麗的歌詞,折射出遠古人們敬畏魂靈的觀念,反映出氏族社會中血緣關系對當時人們生死觀念的約束,同時也說明了仰韶文化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對自身命運歸宿的關注。
與此相適應的則是圖騰觀念的發(fā)達。墓葬反映出人們對自身歸宿的關注,圖騰則說明人們重視自己的來源。中國古代的氏族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時期,人們開始探尋本氏族的來源,說明原始人已開始對自己歷史的關心。幾千來備受華夏族的尊崇并成為帝王標志的龍,考其淵源,也是從遠古的圖騰崇拜發(fā)展而來的。圖騰觀念以及后來出現(xiàn)的盤古開天地,女媧摶土造人的故事,反映了遠古時代的人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而這種具有文化意味的自我意識,正是中華文化成熟的標志。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礎?!墩撜Z·學而》中記載孔子的弟子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慎重對待亡靈,追尋遠祖,老百姓的道德就會變得厚重??组T的這些經典語言,真實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敬天法祖的心理。前不久,我們剛剛度過了2009年4月4日的清明節(jié),悼念自己身邊死去的親人,追思去年死去的那些同胞,同時,盡情享受春天生活的明媚陽光,感懷不已!這幾年國家將清明在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列入法定節(jié)日,就是對于我們先祖的追懷與祭祀,它既是對于傳統(tǒng)的回歸,也是對于明天的進步,我們不能設想,一個不敬重祖先與傳統(tǒng)的民族能夠進步與發(fā)展。
比如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我們清明節(jié)祭祖,首先要公祭這兩位先祖。關于炎黃二帝的偉大歷史功績,早在《逸周書》、《國語》、《周易·系辭》等先秦文獻中就有記載。相傳炎帝神農氏率領其部落始作耒耜、教種五谷,遍嘗百草、發(fā)明醫(yī)藥,日中為市,首倡交易,是中華農耕文明的創(chuàng)始者。炎帝為民采藥治病,來到南方,因誤嘗斷腸草,“崩葬長沙茶鄉(xiāng)之尾”,炎帝墓在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的鹿原陂。黃帝則率領其部落養(yǎng)蠶治絲、始作衣裳,伐木構材、筑造宮室,創(chuàng)造文字、制定歷法,并發(fā)明指南車,備嘗險夷,艱苦拓殖,將中華原始文明推向了新的歷史階段。清華大學的張豈之教授曾說:“原始農業(yè)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具體說,黃河流域的粟作農業(yè)成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魯文化(即儒家文化)的物質基礎。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yè)成為楚文化(即道家文化)的物質基礎。儒家的原創(chuàng)性文化厚重、扎實,提高了人的道德價值。道家的原創(chuàng)性文化飄逸、清俊,提高了人的審美價值。兩河(黃河、長江)是中國的兩條母親河,由她們哺育出的兩大體系的原創(chuàng)性文化構成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 ”我認為,張先生的這些概括是很精彩的。國學既要研究四書五經一類的經典,也要研究鮮活的文化人類學與現(xiàn)實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炎帝與黃帝為代表的兩古族融合發(fā)展,延向四方,后經夏、商、周及其后的發(fā)展,使中國境內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各有特長的氏族、部落融為一個以中原族群為主體,包括四方民族的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幾千年來,炎黃二帝作為中華民族始興和統(tǒng)一的象征,對于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民族認同和增強凝聚力、向心力,發(fā)揮了巨大作用。而以炎黃子孫為榮,以同源同祖為親,已成為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和祖國統(tǒng)一的感情紐帶和精神力量。
因此我們說,國學雖然是一種學術文化,但它源遠流長,有著堅實的文化人類學的根基,是中華文化的結晶。至于國學的精髓,當然還得從經典文化談起,經典文化是國學的主流形態(tài)。不過,經典也是歷史地變遷著的,過去只有四書五經能稱作經典,諸子學說不能稱作經,現(xiàn)在則不然。因為國學是一種新的視野與角度。至于說到經典的地位與作用,正如劉勰《文心雕龍》中的《宗經篇》所說:“經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參物序,制人紀,洞性靈之奧區(qū),極文章之骨髓者也?!背テ渲械纳窕煞荩@段話至少說明了中國古代的經典是天地人三者的凝聚,也是中華文化精神的載體,是人性的奧區(qū),文學之核心,可以穿透歷史與時代而得到傳承與光大。國學的基本精神表現(xiàn)出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其構成主要由儒家的進德修業(yè),內圣外王,以及道家的逍遙獨立、禪宗的心靈自由、屈原的浪漫熱烈的精神氣質組成,它是一種多元與和諧的精神文化體系,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中華民族與文化形態(tài)源遠流長,不斷進化。大約在公元前五千多年時,中華民族由于畜牧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以及男子在生產中地位的普遍加強,促成了原始公社組織由母系氏族社會轉變?yōu)楦赶凳献迳鐣螒B(tài)。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氏族社會在向階級社會的邁進過程中,血緣宗法因素成為一以貫之的紐帶。周代統(tǒng)治者繼承殷代宗法制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完善了宗法制度。周王在宗族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上是全國的共主,諸侯對周王來說是小宗,但在所封國內又處于宗主的地位,享有統(tǒng)治所封國內的疆土與臣民的權力。卿大夫的情況又照此辦理。這樣便把宗族上大宗小宗的關系緊密地組成一個金字塔似的等級結構。維系這個結構的核心便是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繼承制包括父權和兄權兩個方面。孝道是為父權服務的,而悌道則是為兄權服務。由于父子之間有著血緣親屬的關系。因此,親親尊尊觀念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如果說西方古希臘自公元前五世紀就已經由土地形態(tài)貴族血緣統(tǒng)治進入城邦制奴隸社會,以財產契約與城邦民主制作為人際關系的紐帶,那么,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到了周代社會,反而將氏族社會的血緣關系演變?yōu)樽诜ㄖ贫龋诖嘶A之上,形成了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文化的基本形態(tài)。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所以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原因在于其思想傳承了中華民族自遠古以來就形成的血緣宗觀念,將血緣親情觀念引申到人倫與政治領域,使孔孟之道具有了民族心理與文化根基的支持??鬃铀枷氲膬蓚€關鍵詞便是孝、悌,延伸到親親、尊尊。是仁學的基礎??鬃由畹拇呵飸?zhàn)國之交,正是所謂“禮崩樂壞”的年代??鬃訉@種現(xiàn)象同樣痛心疾首,但是他并沒有簡單地要恢復周禮,而是要恢復周禮中經過周公等人繼承與改造過的原始社會中的人道精神與德教學說。具體來說,便是以孝悌為軸心的血緣親情觀念。以孔孟為代表的道德價值觀念,經過歷代仁人志士的闡發(fā)與實踐,慢慢積累成一種文化傳統(tǒng),具備了精神家園的功能,而精神家園與信仰可以相通,是精神信念的產物。這一點,從先秦原始儒學到宋明理學的發(fā)展線索十分明顯。當然,這種血緣宗法觀念與遺傳在今天中國現(xiàn)代化的民主與法制建設中,肯定是要加以清理與批判的,但是作為歷史文化傳統(tǒng),我們對此要加以科學地分析與評價。
正如我在《國學十講》的第一講《百年孤獨話國學》中所談到的,近代以來,人們對于國學的基本精神與中華文化的認識與態(tài)度,經歷過民族危亡與政治風雨的洗禮,可謂一波三折。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通過建國后,特別是“文革”中沉痛的經驗教訓,終于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價值。*同志在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要求,豐富著這個民族精神。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 ”而中華民族的精神正是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之上形成的。胡錦濤同志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xiàn)代文明相協(xié)調,保持民族性,體現(xiàn)時代性?!边@說明我們對于國學與中華文化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從而使中華文化與國學的復興指日可待。